etow2x66 发表于 2019-6-19 20:02:09

装备性能分析表(5.15更新)

0. 前言
0.1. 概述
本贴从数据出发,对装备的性能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并以Excel表的方式展示,便于大家对装备有更准确和立体的认识。
如果有实战测试大佬能指点一番那更好不过了{:7_335:}

0.2. 更新记录
5.15更新
− 点击显示隐藏的内容 ...
1. (重要)更正了试作型三联装152mm主炮T0的护甲补正,评级从SSS降为S
2. (重要)考虑到实战中战列主炮高射速有较大收益,提升了战列高速主炮的评级
3. 三联283mmSKC28主炮T3的附加栏添加了"跨射"
4. 更新了舰炮附加栏属性残差的配色,现在负收益的值显示为灰色


5.14更新
− 点击显示隐藏的内容 ...
1. (重要)修正了射速小于0.9s的舰炮的等效射速
2. 三联283mmSKC28主炮T3的附加栏从"德系专属"更正为"德意志级专属"
3. 删除了三联283mmSKC34主炮T3附加栏的错误描述"德系专属"
4. 再次简化了排版,减小长文恐惧症患者的恐惧程度


5.13更新
− 点击显示隐藏的内容 ...
1. (重要)更新了舰炮的命中修正公式,并添加对应的数据对比视图(上个版本由于命中修正公式过于粗糙,导致数据表现和实战经验有较大的出入)
2. (重要)更新了战列主炮的等效DPS-等效射速对比图
3. (重要)更新了SBD无畏(麦克拉斯基队)T0的航弹数据
4. (重要)更新了F4U(VF-17“海盗”中队)T0的航弹数据和技能
5. (重要)修复了舰载机单空袭对中和单空袭对重的公式错误
6. 添加了舰炮的图标
7. 优化了帖子的排版,使其更方便阅读


0.3. 表格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aipnvmuXd4JI1aatIr_LQ] 密码: hrna

1. 舰炮
相关计算公式在1.3. 舰炮关键属性详情  (推算数据)

1.1. 舰炮定位  (简易结论)


1.2. 舰炮关键属性评级  (立体结论)


FAQ:
1. 射程后面为什么有两个评级?
第一个代表弹道射程,第二个代表锁定射程 不管射不射得到,先射了再说
具体数值参考下方的1.3. 舰炮关键属性详情  (推算数据)

2. 秒伤后面为什么有四个评级?
依次对应等效DPS,对轻DPS,对中DPS,对重DPS
具体数值和公式参考下方的1.3. 舰炮关键属性详情  (推算数据)

3. -5炮击 +25防空代表什么?
装备附带属性减去常规紫装附带属性得到的残差,这么显示的目的在于方便同类装备之间横向比较
例:常规紫色驱逐炮附带25炮击,而金高平附带20炮击和25防空,残差为"-5炮击 +25防空"

4. 属性评级是怎么定义的?
S ≥ 最大值-(最大值-最小值)*0.1
A ≥ 最大值-(最大值-最小值)*0.3
B ≥ 最大值-(最大值-最小值)*0.5
C ≥ 最大值-(最大值-最小值)*0.7
D ≥ 最大值-(最大值-最小值)*0.9
E < 最大值-(最大值-最小值)*0.9
之后的属性评级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定义的


1.3. 舰炮关键属性详情  (推算数据)


FAQ:
1. 等效射速是啥?
计算得出的实战射击速率,代表平均每秒进行多少轮炮击装备自带的基础属性用粗体表示
等效射速 = 1 / (射速 + 延迟 + 开火前摇 * 前摇修正 + 开火后摇)
  开火前摇(驱逐) = 0.16
  开火前摇(轻巡) = 0.18
  开火前摇(重巡) = 0.2
  开火前摇(战列) ≈ 0
  前摇修正 = 1.0
  前摇修正(射速小于0.9s) = 0.5
  开火后摇 = 0.1

2. 命中修正是啥?
综合考虑多种基础属性(舰种/弹种/散布/弹道射程/锁定射程/每轮弹数/开火轮数)计算得出的实战伤害有效转化率
未考虑miss,高爆弹的点燃伤害和敌舰护盾装备自带的基础属性用粗体表示
命中修正 = 散布命中修正 * 连射命中修正 * AOE命中修正
  散布命中修正(前排主炮) = 前排偏转命中修正 * 前排射程命中修正
    前排偏转命中修正=7 / (7 + 前排等效偏转角 + 2)
    前排偏转命中修正(穿甲弹) = 7 / (7 + 前排等效偏转角 + 1)
    前排偏转命中修正(散射)=7 / (7 + 散射 / 每轮弹数)
      前排等效偏转角(驱逐炮) = 散布 / 4
      前排等效偏转角(127mm单装炮T3) = 25 / 4
      前排等效偏转角(轻巡炮) = (散布 - 15) / 4
      前排等效偏转角(重巡炮) = (散布 - 10) / 4
    前排射程命中修正 = SQRT(SQRT(弹道射程 / 70) * SQRT(锁定射程 / 70))
  散布命中修正(后排主炮) = 后排着弹命中修正 * 后排弹速命中修正
    后排着弹命中修正 = 20 / 散布
    后排着弹命中修正(三式弹) = 5 / 散布
    后排弹速命中修正 = 0.9
    后排弹速命中修正(穿甲弹) = 1.0
  连射命中修正 = 1.0
  连射命中修正(重巡炮) = 1 - 连射损失 / 2
    连射损失 = (开火轮数 - 1) / (2 * 开火轮数)
  AOE命中修正 = 1.0
  AOE命中修正(巡洋穿甲炮) = 1.1
  AOE命中修正(战列高爆炮) = 1.2

3. 等效DPS,对轻DPS,对中DPS,对重DPS是啥?
对轻/中/重DPS是计算得出的对不同装甲单位的DPS
等效DPS是根据对轻/中/重DPS计算得出的综合DPS装备自带的基础属性用粗体表示
等效DPS = (对轻DPS + 对中DPS + 对重DPS + 0.9 * MAX(对轻DPS, 对中DPS, 对重DPS) - 0.9 * MIN(对轻DPS, 对中DPS, 对重DPS)) / 3
  对轻DPS = 对轻补正 * DPS
  对中DPS = 对中补正 * DPS
  对重DPS = 对重补正 * DPS
    DPS = DPH * Hit * 舰炮补正 * 等效射速 * 命中修正



1.4. 舰炮自带的基础属性  (原始数据)


FAQ:
1. DPH是啥?
每发炮弹的基础伤害

2. 延迟是啥?
开火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1.5. Bonus: 战列主炮的等效DPS-等效射速对比图



2. 舰载机
相关计算公式在2.3. 舰载机关键属性详情  (推算数据)

2.1. 舰载机定位  (简易结论)


2.2. 舰载机关键属性评级  (立体结论)


FAQ:
1. 神风是啥属性?
舰载机撞版边后的死亡伤害
具体数值和公式参考下方的2.3. 舰载机关键属性详情  (推算数据)

2. 对海后面为什么有四个评级?
依次对应单空袭等效对海,单空袭对轻,单空袭对中,单空袭对重
具体数值和公式参考下方的2.3. 舰载机关键属性详情  (推算数据)

3. +20航空代表什么?
装备附带属性减去常规紫装附带属性得到的残差,这么显示的目的在于方便同类装备之间横向比较
例:常规紫色舰载机附带25航空,而金地狱猫附带45航空,残差为"+20航空"

4. 属性评级是怎么定义的?
见舰炮部分的同名问题


2.3. 舰载机关键属性详情  (推算数据)


FAQ:
1. 血量栏红色的数字有什么特殊含义?
没有原始数据,这个数值是我推算出来的

2. 单空袭等效对空是啥?
计算得出的衡量单次空袭对空能力的一个值装备自带的基础属性用粗体表示
单空袭等效对空 = 对空性能 * 飞行速度修正 * 技能修正
  对空性能 = 机炮1的对空性能 + 机炮2的对空性能 * 0.5
  飞行速度修正 = 100 / (飞行速度 + 50)
  技能修正 = 1.0
  技能修正(F4U(VF-17“海盗”中队)T0) = 1.05
机炮的对空性能见2.5. 舰载机的机炮数据

3. 起飞速度是啥?
计算得出的实战舰载机整备速率,代表平均每秒准备完毕多少轮空袭装备自带的基础属性用粗体表示
起飞速度 = 1 / 射速

4. 单空袭等效对海,单空袭对轻,单空袭对中,单空袭对重是啥?
单空袭对轻/中/重是计算得出的对不同装甲单位的单次空袭伤害
单空袭等效对海是根据单空袭对轻/中/重计算得出的单次空袭综合伤害装备自带的基础属性用粗体表示
单空袭等效对海 = (单空袭对轻 + 单空袭对中 + 单空袭对重 - 0.5 * MIN(单空袭对轻, 单空袭对中, 单空袭对重) + 0.5 * MAX(单空袭对轻, 单空袭对中, 单空袭对重)) / 3
  单空袭对轻 = 航弹1/鱼雷的对轻伤害 * Hit1 + 航弹2的对轻伤害 * Hit2
  单空袭对中 = 航弹1/鱼雷的对中伤害 * Hit1 + 航弹2的对中伤害 * Hit2
  单空袭对重 = 航弹1/鱼雷的对重伤害 * Hit1 + 航弹2的对重伤害 * Hit2
航弹/鱼雷的伤害见2.6. 舰载机的航弹/鱼雷数据



2.4. 舰载机自带的基础属性  (原始数据)
− 点击显示隐藏的内容 ...



FAQ:
1. 飞行速度是啥?
舰载机相对于前排的飞行速度


2.5. 舰载机的机炮数据

装备自带的基础属性用粗体表示
对空性能 = DPS * 射程^1.2 * SQRT(射角) * π / 360



2.6. 舰载机的航弹/鱼雷数据

装备自带的基础属性用粗体表示
对轻伤害 = DPH * 对轻补正
对中伤害 = DPH * 对中补正
对重伤害 = DPH * 对重补正



3. 防空炮
3.1. 防空炮简易排名


FAQ:
1. 综合防空是啥?
计算得出的衡量防空能力的一个值综合防空=SQRT(自律综合防空 * 手操综合防空)
  自律综合防空 = SQRT(自律队伍防空贡献 * 自律个体防空贡献)
  手操综合防空 = SQRT(手操队伍防空贡献 * 手操个体防空贡献)
自律/手操 队伍/个体防空贡献见3.2. 防空炮详情



3.2. 防空炮详情


1. 等效射速是啥?
计算得出的理论单船防空射击速率,代表平均每秒进行多少轮防空装备自带的基础属性用粗体表示
等效射速 = 1 / (射速 + 防空炮后摇)
  防空炮后摇 = 0.64

2. DPS是啥?
计算得出的理论单船对空性能装备自带的基础属性用粗体表示
DPS = DPH * 等效射速

3. 自律/手操 队伍/个体 防空贡献是啥?
队伍防空贡献是,在6船有5船装备防空炮时,给第6艘船装备防空炮后队伍防空性能的提升
个体防空贡献是,单船装备防空炮时的防空性能
自律/手操的区别在于,自律时射程对防空性能的影响较大,手操时射程对防空性能的影响较小装备自带的基础属性用粗体表示
自律队伍防空贡献 = 自律队伍新防空 - 自律队伍原防空
  自律队伍原防空 = 防空炮平均DPH / 防空炮平均射速 * 防空炮平均射程^1.9
  自律队伍新防空 = 五加一平均DPH / 五加一平均射速 * 五加一平均射程^1.9
手操队伍防空贡献 = 手操队伍新防空 - 手操队伍原防空
  手操队伍原防空 = 防空炮平均DPH / 防空炮平均射速 * 防空炮平均射程^1.1
  手操队伍新防空 = 五加一平均DPH / 五加一平均射速 * 五加一平均射程^1.1
    五加一平均DPH = (DPH + 防空炮平均DPH * 5) / 6
    五加一平均射速 = (射速 + 防空炮平均射速 * 5) / 6 + 防空炮后摇
    五加一平均射程 = (射程 + 防空炮平均射程 * 5) / 6
    防空炮平均DPH = 75
    防空炮平均射速 = 0.96
    防空炮平均射程 = 26
自律个体防空贡献 = DPS * 射程^1.9
手操个体防空贡献 = DPS * 射程^1.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装备性能分析表(5.15更新)